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德州4月10日电(中青报·中青网见习记者 郭可欣)走进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刘桥镇粮食服务中心的控制室,一眼看到的是操控平台上的几块液晶显示屏。从卸粮进仓,到烘后出料,再到粮仓储藏,各种关键数据的实时监测都一目了然。
4月10日,“乡村振兴看德州”主流媒体德州行活动采访团来到齐河县刘桥镇粮食服务中心,通过粮食烘干存储项目,现场了解粮食从地头到入库的全过程。
(相关资料图)
“运粮车经过自动化扦样检验合格后,在卸粮区通过输送系统,把粮食转运到烘干机。机器再对粮食进行灰尘和杂质的处理。”刘桥镇粮食综合服务中心站长于军向记者介绍整个烘干流程。烘干后的粮食来到由特殊材质做成的提升机,这一环节可以有效地提高粮食的耐磨性,减少碎米率。最后,通过快速卸粮装置,粮食被转运回运粮车,或送入粮仓进行储存。
于军站在控制台前,鼠标轻轻一点,阀门立即开启,风机开始作业,对粮仓内的粮食进行通风和降温。
“我们每个粮仓内都分布着多个传感器,通过中控平台就能动态监测粮库内的温度、湿度等关键指标。如果出现高温预警,可以远程操控,开启通风阀门降温,确保储粮安全。”于军介绍。自动化控制可以保持仓内粮食的温度在25℃以下,延缓储粮品质的变化,最大限度减少存储环节的损耗,确保储粮安全。
齐河县素有“黄河粮仓”的美誉,粮食总产连续15年超22亿斤,2022年粮食总产达28.75亿斤,实现“二十连丰”。
颗粒归仓,饭碗才能更牢。近年来,齐河县不断提升粮食生产收储保供能力,在全国产粮大县中率先实现了烘干仓储设施乡镇全覆盖,构建起更高质量、更有效率、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。
2022年,齐河县投资5亿元,在全县15个乡镇建设起16处粮食服务中心。齐河县以齐源绿季农业集团为主体,以粮食服务中心为载体,构建起从粮食供种、种植、收获、仓储、加工、销售全链条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体系。通过积极推行粮食代烘干、代加工、代储存、代清理、代销售“五代”服务,实现粮食从地头直接烘干入库,大大减少了中间环节的损耗,帮助周边农民减损增收,助力乡村振兴。“按照年储粮能力19万吨计算,每年可节粮减损7000吨。”齐源绿季农业集团有限公司粮仓运营部主任赵京介绍。
齐河县刘桥镇粮食服务中心。大众网供图
工作人员在操控台前演示粮食烘干流程。大众网供图
监控系统实时监测仓内温度、湿度情况。大众网供图